11KW水产养殖增氧旋涡低噪音风机产品选用优质、坚硬的铝合金精密加工制作成型,具有重量轻、风压足、风量大、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风机所配电机的防护等级为IP55,绝缘等级为F级,安全系数高、运行平稳可靠;该风机产品优良的高品质被广泛适用于鱼塘增氧、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等水产养殖和环保工程等行业和领域,用途较为广泛。
品牌 | 杰硕 | 应用领域 | 环保,生物产业,农业,地矿,纺织皮革 |
---|
产品详情:
11KW水产养殖增氧旋涡低噪音风机产品的机型要与池塘的水深和面积相配套,但主要考虑水深。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适用于1.4-2.0米水深,如果在1.3米以下水深中使用叶轮式增氧机会使池底污泥泛起,导致生化耗氧增多,反而降低了池塘的溶氧。所以,通常情况下,水深不足1.3米的池塘配置喷水式增氧机为宜。以增大喷水面积或直接往水里充氧。科学实验及生产实践反复证明,利用增氧机的鱼池比用水泵加水增氧的鱼池,平均净产量增加13.8% -14.4%。在我国渔业主要综合养鱼区,凡亩净产500千克以上的鱼池都已普遍地使用了增氧机。传统的综合养鱼技术,加上现代化增氧机使用,保证了综合养鱼技术发挥了更佳的生产效益。亩产500-800公斤的池塘,3-5亩水面配置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为宜。
11KW水产养殖增氧旋涡低噪音风机产品是目前水产养殖业普遍采用的养殖机械之一。 主要用于增加水池水中含氧量,满足水产类生长发育所需的氧气。该增氧机具有增氧速度快,增氧效率高,能有效地快速处置水池缺氧而引起的鱼类及其它水产类浮头和死亡现象,是科学水产养殖,增加养殖密度,提高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养殖机械设备,已被广大养殖基地和养殖户所认可、运用。
水产养殖曝气增氧高压风机规格
功率:1.1KW、1.3KW、1.5KW、1.6KW、2.2KW、3KW、3.7KW、4KW、5.5KW、7.5KW、8.5KW11KW、12.5KW、15KW、25KW;风压:50mbar-650mbar; 风量:40立方/小时-1134立方/小时(为方便选用不同规格,单段式/双段式均有货提供);频率:50Hz/60Hz;电压:110V-615V(万国电压,各国均可使用。如需特殊电压,可按要求定做)。
水产养殖曝气增氧高压风机经济效果
1、减少能量消耗75%;2、没有移动器件,维护费用低;3、可保持池塘整体的高溶氧水平;4、少换水或不换水,促进环保型养殖;5、减少病害发生率促进绿色健康型养殖;6、增加养殖密度,提高投饲率和投饲频率 旋涡气泵增氧系统在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和生产系统中都获得了成功的使用。不管您是生产鱼、虾、蟹或者是其他的水产动物,只要您使用新型的增氧设备,您都可以通过增氧系统的高效、耐用而获益。在普通的养殖池塘、循环养殖系统、孵化池、运鱼车,水族箱都可以使用。
水产养殖曝气增氧高压风机优势特点
1、高效容氧: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因而氧的传质效率*;2、活化水体:微孔曝气增氧装置,犹如将水体变成亿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3、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微孔曝气增氧是水底增氧,而其它增氧是表面增氧,而养殖水体主要是水底缺氧,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饲料等难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转化为微生物溶解分解的有机物,使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4、超低能耗:由于采用微孔曝气增氧设备,氧的传质效率*,使单位水体溶氧迅速达到4.5mg/L左右,不到水车或叶轮增氧的四分之一能耗,可以大大节约养殖户的电费成本;5、实现生态养殖,保障养殖效益:持续不断的微孔增氧为水体提供了充足的溶氧,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得以恢复提升,菌相、藻相自然平衡,构建起水体的自然生态,养殖种群的生存能力稳定提高,充分保障养殖效益;6、安全性,环保性: 微孔曝气增氧装置安装在岸上,安全性能好,不会给水体带来任何污染,其他增氧方式是在水中工作,容易漏电对人体和鱼虾有潜在危害;7、维护方便: 本产品轻便、耐用,维护简单方便。
水产养殖曝气增氧高压风机主要故障及原因
1、轴承箱剧烈震动:①旋涡气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联轴器装歪;②机壳或进风口与叶轮摩擦;③基础钢度不牢固;④叶轮铆钉松动或叶轮变形;⑤叶轮轴盘与轴松动,或联轴器螺栓松动;⑥机壳与支架、轴承箱与支架、轴承箱盖与座等联接螺栓松动;⑦旋涡气泵进出气管道安装不良;⑧转子不平衡,引风机叶片磨损;2、轴承温升过高:①轴承箱剧烈震动;②润滑油脂质量不亮、变质、含有过多灰尘、粘沙、污垢等杂质;③轴承箱盖、座连接螺栓紧力过大或过小;④轴与滚动轴承安装歪斜,前后两轴承不同心;⑤滚动轴承损坏;3、电极电流过大或温升过高:①开车时进气管道闸门或节流阀未关严;②流量超过规定值;③旋涡气泵输送气体的密度过大或有粘性物质;④电机输入电压过低或电源单相断电;⑤联轴器连接不正,皮圈过紧或间隙不匀;⑥受轴承箱剧烈震动的影响。